劉禪一輩子最受矚目的瞬間,是在一次宴會之上。
公元262年,司馬昭決定出兵伐蜀。蜀國的皇帝劉禪,現(xiàn)在面臨著致命選擇。
第一,投奔東吳;第二,拼死一擊;第三,馬上投降。
【資料圖】
劉禪沒有一點掙扎,直接選了第三條路,率領(lǐng)百官投降,還帶著一眾大臣前往洛陽。
為了籠絡(luò)人心,司馬昭倒也沒有殺劉禪,而是封了他做個“安樂公”,還給他的子孫以及50多位蜀漢的大臣都加封了侯爵之位。
司馬昭宴請劉禪,還讓劉禪帶著他的舊臣來參加。
司馬昭當然也沒有存什么好意,他故意設(shè)計找了一群歌女表演蜀地的歌舞。
宴席上的蜀漢老臣都想起了故鄉(xiāng),紛紛落淚。
只有劉禪一個人說說笑笑,顯得很高興。
司馬昭看在眼里,就對心腹賈充說:“劉禪這個人已經(jīng)沒心沒肝到這個程度了,就算是諸葛亮在世,也無法保全蜀漢,更何況是姜維呢?”
司馬昭又問劉禪:“你還想念屬地嗎?”
劉禪毫不在乎地說出了一句千古名句:“此間樂,不思蜀?!?/p>
劉禪以這一句“樂不思蜀”全身而退,得以安度晚年,卻也被永遠貼上了“扶不起的阿斗”。
后人提到這個名字都是昏庸無能、傻里傻氣!
劉禪真的傻嗎?
陳壽在《三國志》之中曾經(jīng)如此評價諸葛亮輔政時的劉禪:后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……然經(jīng)載十二而年名不易,軍旅屢興而赦不妄下,不亦卓乎。
歷史上的劉禪,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?
絕非庸才
劉禪出生在建安十三年(208年),曹操南下攻打荊州,劉備領(lǐng)著百姓渡江,在長坂慘遭大敗。
劉備身邊只剩下了數(shù)十騎,妻兒也陷入了亂軍之中。
當時的劉禪還在襁褓,是趙云緊緊抱住他,才保護他和母親甘夫人撤退。
甘夫人是劉備的妾,劉備早點顛沛流離,幾任正妻都死了,甘夫人是代為主持家事的。
她生前可不是什么“夫人”,這是在她去世之后才追謚的。
劉禪不是嫡子,但被劉備當作繼承者來培養(yǎng),說明劉禪本身就不是什么愚鈍之人。
諸葛亮也曾經(jīng)說過劉禪天資聰慧,愛戴下士。
劉禪少年時就已經(jīng)開始研讀大量書籍,掌握治國本領(lǐng),劉備在臨終的時候還給兒子列書單。
劉禪平時學業(yè)并沒有落下,不可能呆傻,甚至可能比一般人更加精明聰慧。
劉禪從17歲開始即位,做了40多年低調(diào)的天子,其實比劉備在位的時間長很多。
看起來碌碌無為,其實里面大有文章。
諸葛亮在世的時候,劉禪將所有的大事都交給了諸葛亮,這也是劉備臨終時候的安排。
劉禪甚至直接對外人說,政務(wù)就交給諸葛亮,我就負責負責祭天之類的禮儀就行了。
劉禪當然不是“懶”和“蠢”,而是采取的“君道無為”的理念,讓諸葛亮自己能夠充分發(fā)揮才能,支持他建立一個可靠的政府。
無論是內(nèi)外矛盾,諸葛亮確實能夠治理得很好。
賢明的、百姓稱頌的宰相,歷史上并沒有幾個,看起來是諸葛亮的功勞,背后還是劉禪的絕對信任。
外人看來,劉禪就像躲在諸葛亮羽翼下的雛鳥,但在諸葛亮去世之后,劉禪確實做了三件大事,在那個亂世之中,還給給蜀漢續(xù)命29年。
殺伐果斷
諸葛亮的死訊傳到了成都,劉禪果斷下令宵禁,以減少這件事帶來的震蕩。
諸葛亮死了,很多人開始打起了算盤。
此前就有謠言,說諸葛亮把持朝政,劉禪早就對他不滿。
有人就自作聰明,公開上上書表示:他已經(jīng)忍諸葛亮很久了,丞相把持朝政一看就有不臣之心,現(xiàn)在他死了,憋屈的時代過去了,應(yīng)該舉國歡慶。
上書的大臣叫李邈,此前就和劉備有矛盾差點被殺,是諸葛亮求情救了他一命,現(xiàn)在卻恩將仇報。
劉禪看完之后暴怒,派人將李邈杖殺。
在諸葛亮活著的時候,劉禪哪做過如此兇殘之事,他看起來不像是為了一句話就會殺人的君主。
李邈愚蠢在,他這些話很有可能成為內(nèi)斗和分裂的導火索,劉禪想要維護局面,就一定要繼續(xù)維護諸葛亮的形象,去肯定諸葛亮的功勞。
更何況諸葛亮并沒有不臣之心。
殺李邈十分果斷,對楊儀的處理則是輕拿輕放。
楊儀和魏延因為個人恩怨產(chǎn)生了極大的矛盾,楊儀心胸狹隘,魏延急功近利,兩人斗下去必有一死。
果然,拿到兵權(quán)的楊儀直接殺了魏延,還滅了他三族。
楊儀以為自己的能力已經(jīng)足以代替諸葛亮的位置,而回到成都之后,劉禪僅僅任命他為軍師,甚至沒有實權(quán),還把兵權(quán)交給了蔣琬。
楊儀開始消極懈怠,私下咒罵劉禪,劉禪屢次批評,但是楊儀不知悔改。
劉禪忍無可忍,將其貶為平民,流放漢嘉郡。
楊儀還沒有老實,依舊抱怨不斷,劉禪下令逮捕楊儀,楊儀知道自己死罪難逃,最終自殺身亡。
楊儀死了之后,劉禪善待楊儀的妻女,讓他們回到蜀郡生活。
治標治本
李邈死了,但劉禪知道這些謠言還沒有止住,隨時可能造成內(nèi)亂。
李邈不會是唯一一個冒出這樣想法的人,說不定他的背后還有一群人支持著。
劉禪最終決定,直接廢除了“丞相”的官職。
“丞相”這個官職,隨著諸葛亮的去世而消失,從此提到丞相所有人想到的只有諸葛亮一個人。
劉禪想要表現(xiàn)出對諸葛亮的尊重和懷念,告誡那些蠢蠢欲動者不要在企圖做第二個“李邈”。
蔣琬是諸葛亮親自定下的丞相接班人,蔣琬為大司馬,總領(lǐng)國事。蔣琬沒有了丞相之名,其實還在做著丞相的事情,而且還在被大將軍費祎所牽制。
從長遠來看,劉禪也在平衡相權(quán)和皇權(quán)的關(guān)系,畢竟前有曹操曹丕架空漢獻帝,他不得不多為自己和子孫將來考慮。
他沒有辦法在托孤大臣諸葛亮活著的時候撤去丞相,但此時撤下這個官職就有理有據(jù)了。
此后,就不會再有李邈這種事情再度出現(xiàn)。
諸葛亮去世之后,作為帝王的劉禪還是掌控者用人之權(quán),蔣琬、費祎、姜維都是由劉禪親自授職。
為諸葛亮立廟的事情,劉禪整整拖了三十年,在即將亡國的時候,才詔令在遙遠的陜西勉縣立祠。
臣子聲望過去盛大,帝王做事多有考慮,他必須要穩(wěn)住自己的權(quán)威。
如果劉禪是一個昏庸的帝王,絕對不會這么做。
政治情商
劉禪一直在平衡著朝堂的關(guān)系,多方爭取功臣世家集團的支持。
在劉禪的主持之下,蜀漢內(nèi)部還是比較團結(jié)的,相比之下,魏國和吳國內(nèi)部派系傾軋嚴重。
劉禪的皇后是張飛的長女,她在劉禪是太子的時候就是太子妃,建興十五年,皇后歿后,劉禪做了一個決定,就是堅持娶皇后的妹妹做繼后。
他這么做的目的就是繼續(xù)強化世家聯(lián)姻。
劉禪的三位公主都嫁給了功臣的子孫——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、關(guān)羽的孫子關(guān)統(tǒng)、費祎的兒子費恭。
太子劉璿的太子妃也是費祎的長女。
劉禪對于下屬是非常寬厚的,劉備的“仁”曾被多次質(zhì)疑,而劉禪的仁是比較真誠的。
夏侯霸因為家族被司馬氏清洗走投無路,只能投奔蜀漢。
想到父親夏侯淵之死,他內(nèi)心十分痛苦,始終解不開對蜀漢的心結(jié)。
劉禪親自來勸說夏侯霸,戰(zhàn)爭無法避免傷亡。
劉禪還帶來了自己的兒子,他對夏侯霸說:“這孩子就是夏侯氏的外甥。”
原來張飛娶的正是夏侯霸的從妹,夏侯淵戰(zhàn)死之后,也是張飛收斂遺骨,為他下葬。
想到那么多的親人枉死,夏侯霸卻能在蜀漢找到了有著血緣關(guān)系的親人,他的仇恨終于放下了。
劉禪的政治情商是非常高的,他善于做思想工作,待人也非常誠懇。
所以劉禪的臣子,對這位君主并沒有太多的怨恨。
總結(jié)
就劉禪本人而言,他對蜀漢的滅亡并不負主要責任,他的一生也是多舛而殘酷的,因為交到他手上的已經(jīng)是一盤殘棋,他只能適應(yīng)性地成長。
劉禪親政之后的記錄上,沒有有殘殺暴謔大興土木的記錄。
他也是一位仁厚的帝王,在最大程度上承擔了一個亡國君主的責任。
“官府帑藏一無所毀。百姓布野,余糧棲畝,以俟后來之惠,全元元之命。”
蜀人對劉禪是相當懷念的,劉禪沒有選擇以涂炭生靈為代價的拼死一搏,用劉家一姓的尊嚴,免去了血腥的災(zāi)禍。
蜀吏出身的李密更將劉禪比作齊桓公,蜀地還保留著一些和劉禪有關(guān)的地名,比如學射山和安樂橋。
少年即位韜光養(yǎng)晦,青年失去依靠穩(wěn)定朝局,晚年自省時刻保持警惕之心,在亂世之中自我保全。
成者為王敗者為寇,這樣的劉禪終究還是因為演義詆毀而面目全非。
關(guān)鍵詞:
X 關(guān)閉
X 關(guān)閉